1.推动区域内国有企业重组整合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打破区域内国有企业隶属关系壁垒,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实施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推进央企、省企、市企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以优势企业为“头雁",集中区域内资源,打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现代物流和新材料5个千亿级产业集团。培育陕煤集团、陕西有色为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航发西航、中航西飞、陕汽控股、法士特、陕鼓集团等企业培育为世界行业领先企业。
2.做优做强做精主业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2021年,区域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同质化整合专项行动,有序退出不具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突出主业实业,加快内部业务专业化整合,原则上同类业务只保留一家法人企业。进一步强化措施,推动国有企业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目标,加快收购整合外部相关优质业务和企业。做强做优一批主业突出、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团。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加快剥离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建立“一年预警、二年整改、三年退出”的亏损企业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整合出清亏损企业。2021年,优化出台“处僵治困''政策,建立省市法院和企业主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提高''僵尸企业''处置效率,出台解决区域内国有企业土地、房产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措施,支持国有企业盘活资产。
3.持续扩大开放合作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开放合作,补齐开放不足短板。规划落地“一带一路”产业园区,聚焦国家和省市发展布局规划,引导国有企业深度参与服务各项国家战略的区域建设行动,打造国内外经贸合作区、跨境投资合作区等区域内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创建若干个国内国际合作共赢的标杆项目,吸引区域各类资本整合布局,依托实体产业园区,推进央企、省企、市企融合,军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4.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作用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整合创新资源,组建一批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积极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发挥生产和市场优势,紧贴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投资设立中试基地,积极推进产业转化。积极打造新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等13个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力争取得泵浦万瓦级半导体激光芯片、贵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大功率氢燃料整车控制器开发等20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统筹区域内省市区创新财政预算,建立重点支持项目名录,加大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中央、地方工作协同,加强地方配套,集中力量突破民用飞机等重点领域受制于人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比例至50%以上。
5.以数字国企建设推动管理提升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以陕煤集团数字矿山、陕旅集团数字旅游、陕西物流数字物流、陕汽控股、法士特、秦川机床数智车间等为示范,与电信运菅商、科研院所共建数字化生态圈,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强化新技术应用、新理念实践、新业态布局,借助大数据、云服务、AI智能等手段,逐步打造面向未来又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积极构建从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的全链条商业模式,实现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以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抓手,坚持市场化、去行政化,推动企业重构总部职能,再造管理流程,加强集团管控,提高运营效率。
6.深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机制转换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21年,选择在国有企业集团持股低于50%的控股企业进行试点,探索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2022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开。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2021年,重点在治理体系、市场化机制方面,对存量混合所有制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新增混改企业要依法制定章程、维护各方股东利益、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支持同步实施员工持股。放开完全竞争类企业非公资本持股比例限制。
7.切实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围绕陕西省“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和西安“龙门行动计划”,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板块上市发展,落实企业上市分阶段奖励政策,力争区域内每年新增两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支持国有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收购兼并、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提高运营质量,提升市值,到2022年,力争3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过千亿,5户市值过500亿。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沟通等多种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增进投资者认同,促进上市公司实现合理估值。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整体估值和资本创造效率。2021年,选择国有持股超过51%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8.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2021年,纳入中省试点企业和集团公司子企业率先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22年,区域内国有企业全面完成。竞争类国有企业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区域内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退出机制,出台企业领导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若干规定。2021年,国有企业建立和实施以劳动合同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2022年,区域内国有企业全面完成。2021年,调整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充分竞争类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其他类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制管理落实到位,规范有序实施周期预算管理。2022年,区域内国有企业全面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实现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的分配机制。
9.建立正向激励为主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多种激励方式“组合拳"。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优化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结构,加大绩效年薪与考核结果挂钩力度。规模较小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适度放宽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技术领头人个人持股比例可以达到3%,稳慎开展骨干员工持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骨干员工与非国有股东同股同价持有股权,实现“股按岗定、岗变股变、股随绩调、人离股退"的股份管理和退出机制。
10.培育综改试验“三个一"示范工程
签发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号:国企改办发[2021]号
措施:建立“一个产业链、一个项目、一个企业”的综改先行“三个一"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增强综改试验的平台支撑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围绕商用车制造,打造一个完整产业链;聚焦新材料制备,打造一个创新联合体的示范项目;把陕鼓集团打造为全国国企改革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