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李伟称国有产权进场交易需付“合理成本”

2008-04-15

  回应相关争议时表示,行政审批的时间成本和行政费用支出往往被人们忽视

  国有产权进场交易所付出的“成本”是为避免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流失而应付的“合理成本”。近日,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撰文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中出现的争议进行了上述回应。
  4月8日,这篇名为《关于国有产权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的文章署名“木人”首发于《人民日报》。4月11日,国资委网站头条予以转载,并点明作者即为国资委副主任李伟。
  李伟在文中针对“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的观点回应称,这个成本的付出是为了实现国有产权转让中更大的增值,是为了体现更大的公平,也是为了避免暗箱操作和国有资产流失而应付出的“合理成本”。
  李伟进一步分析,这种转让方式更深层意义还在于其中机制的转变,因为行政审批解决不了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还有可能产生权力的腐败。他认为,行政审批同样存在时间成本和行政费用支出问题,只是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已。
  李伟认为,近年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要求完成的国有产权转让项目,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举报或上访事件,这也体现了这种成本支出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值得的。
  近年来,国有产权即使“进场”之后也能发现存在诸多不规范转让行为。比如信息披露中受让条件的量身定做问题、对受让方的资格审查问题、转让方采取不作为的方法故意拖延问题等等。
  李伟承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部分转让方有意设置苛刻条件,设法排斥其他意向受让方,有些转让方随意增加或解释受让条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否定意向受让方的受让资格,甚至采取不作为方法故意拖延时间,达不到目的就擅自撤牌等等。
  李伟表示上述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进场交易制度的有效执行。他认为,今后应加大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有关产权交易机构作为国有产权交易的组织者,也必须敢于拒绝委托方的不合理要求,更不能为了拿到项目去主动迎合甚至帮助企业采取违规的做法。

来源:中国国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