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石洞口污水厂“三细”工作推进提标改造工程

2017-06-05

“无论是污水处理,还是垃圾治理,都要把提高终端处置能力和功能化利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比建几栋楼重要得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525日召开的市重大工程推进会上指出,要加快完善水环境治理、垃圾综合治理、绿化建设等生态环境方面基础设施。

日处理污水能力40m³/天,承担着上海市西区污水处理的重要角色——作为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一个重要子项,十多年来,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为上海市水环境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格局,为上海市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不断迈进,对特大型城市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本市城镇污水治理已从构建治理格局进入到优化完善阶段,从一般处理进入了提高处理标准阶段。

为落实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促进污染减排,提高长江口水环境质量,保护水源地,实现本市“十二五”及“十三五”污染减排目标,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 去年426日,石洞口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工程总投资6.4亿元,计划总工期549天——污水公司广大干部职工面对的,是一场保运行、保建设的持久战。

细化目标,明使命、迎挑战

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 石洞口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将对厂区进行提标改造,使出水水质提高至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设施除臭达标,调蓄溢流水减少水体污染,优化改造现状污水处理设施。

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着力优化调整和提高二级处理单元运行模式,同时增加三级单元处理工艺,通过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对TN(总氮)TP(总磷)S S(悬浮物)等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形成了长流程,多环节,较为复杂的深度处理设施系统,其建设施工也难度较大。深化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过程的方案优化,以及施工过程与现有运行设施的衔接也特别关键和繁琐。

石洞口污水厂团队以保障城市水务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为使命,以“形成合力,明确任务,迎接挑战”为指导思想,以稳步推进“十三五”工作和三年行动计划为己任,在搞好目前设施系统达标生产运行的同时,充分考虑边生产边施工以及新建设施设备不断增加和切入所带来的全新难题,全力提标改造工程的全过程配合。为了确保提标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早介入”为工作原则,坚持“全力以赴“、积极配合”为工作导向,不断发挥领域内的专业优势,运用到保障工程建设上,为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细致研究,保安全、保运行

在提标改造工程施工前期,石洞口污水厂配合项目管理部开展现场踏勘,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用电、用水、大型临时设施的建造位置布局、工程机械物料运输和交通道路的规划设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细致研究,为工程如期进场施工,创造有良好的条件。

由于施工现场情况特别复杂,特别在新建污水调蓄池区域,存在60米长度的老西干线管道目前尚未废除,新建调蓄池无法开展后续的桩基工程作业及深基坑开挖施工。面对工期紧张,老西干线本段依然在用的实际情况,石洞口污水厂与施工管理方反复推演,形成了在边运行、边施工的高可行性施工方案,同时联合制定专项安全应急处置方案,合理调度运行,多方配合强化现场监管,确保了老西干线临时改道的施工进程,实现了稳定安全运行与工程施工进度两不误的目标。

细心排查,找不足、补短板

在新建设施关键隐蔽工程环节,石洞口污水厂与项目管理部及施工方齐心合力,加强施工安全隐患因素的识别与排查。在新建综合池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周边5米范围内存在的特别关键隐蔽工艺管道,缜密、慎重地进行综合风险评估,认真落实土建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数据监测和多方数据分析,确保原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对指导施工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和意义,从源头到施工现场,彻底杜绝可能造成的地基沉降和排土移位问题,

消防和供水管网的临时移位、交叉放空管的新旧连接、生物反应池36DN500管径的曝气横管的置换……仅一项DN1800管径雨水管道的对接就涉及到如此众多的复杂施工程序,类似的“烧脑”难题在体量庞大的污水厂中并不少见。既要加强工程设施的管控,又要优化改造的成效,工程师们和技术人员面对“千头万?”,每一项都要深入考量,坚持最大限度地查不足、补短板,完善设计方案可能的遗漏和弱点。

随着提标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石洞口污水厂将不断对标先进、苦练内功,放眼全局、真抓实干,在力促提标工程设施建设和今后调试运行管理之间做好无缝衔接,继续当好上海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为上海建成充满韧性的生态之城和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