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气核电大锻件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6-10-13
一项核电大型锻件技术由上海电气集团下属上重与上海电机学院联合研发成功。今年6月完成冷试的三门核电站,9月压力容器吊装成功的石岛湾核电站以及刚刚运行的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全部应用了该大型铸锻件,其中5项技术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用大型铸锻件关键部件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是针对核电核岛反应堆与堆内构件以及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低压转子等大型锻件制造,在大型钢锭成分控制、材料高温塑性变形流动规律、缺陷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与试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锻件材料与性能控制技术。其中核电主管道、发电机护环、过渡锥形体、蒸发器下封头和整体顶盖等5项大锻件产品生产技术或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大锻件技术还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A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世界首台套AP1000稳压器锻件,性能指标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如稳压器大锻件为世界首套生产、1000MW级超超临界低压转子锻件的部分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产化方面,实现了大型压力堆核电核岛主设备超大型锻件国产化,稳压器大锻件为世界首套生产。实现了AP1000核电堆内构件整套锻件的国产化目标。核电大锻件的国产化,不仅节省了大量外汇,还降低了电站设备建造费用及核电站工程投资成本,社会效益明显。
据悉,5年来上重公司承制的核电大锻件包括宁德、福清、海阳、桃花江等多个重点项目,交货堆内构件百余件、核电压力容器等大锻件六十余件,两套堆内构件大锻件用于巴基斯坦恰西玛核电项目。该技术之前被列入国家和上海市科研计划,今年4月被上海市科委评为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