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黄浦江底最大直径隧道,长江路隧道9月10日建成试通车

2016-09-08


本周六,由上海城投建设、隧道股份承建及运营管理的黄浦江底最大直径隧道——长江路隧道即将建成试通车。上海长江路隧道东起港城路双江路,西接长江路郝家港桥以东,距上游翔殷路隧道约10公里,离下游外环隧道约3公里,主线全长4.9公里(其中隧道主线长约2.8公里),设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km/h

    长江路隧道集技术创新、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之所长:

    1米穿越”攻克城市复杂环境下超大盾构推进难题。隧道穿越运行中的3号线和逸仙路高架,特别是逸仙路高架桩基与盾构最近距离仅1米,刷新了我国盾构法隧道最近距离穿越高架的记录,并将沉降控制在1厘米以内。

    “三道防线”确保隧道滴水不漏。隧道由15450块巨大的环状管片拼装而成,每片管片的长度达到2米,每10片管片拼成一个环,最深处的埋深达55米,为世界级深度。为确保防水体系的安全可靠,技术人员设置了“三道防线”:一是隧道管片制作误差必须小于0.5毫米,保证每一环都能拼成完美圆形,确保在80米水深下不渗漏;二是每一片管片度身定制弹性橡胶密封垫,能够承受104米高水压而不渗漏;三是设置管片外侧膨胀止水条,内弧面的聚合物水泥嵌缝?确保了长江路隧道滴水不漏。

    消防灭火、逃生疏散,全覆盖的防灾系统。隧道以地方性越江交通为主,客货兼顾,隧道内布设了水喷雾-泡沫灭火系统、水消防、火灾报警、交通监控、事故通风和排烟以及人员逃生疏散设施。

    采用LED照明和光导照明系统,倡导节能减排创新技术。隧道在国内首次应用绿色节能环保的光导照明系统替代人工光过渡的加强照明,将太阳光引入到隧道出入口区段,每天提供10小时的自然光照明,由于是自然光照明,解决了车辆驾驶员进出隧道时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因此视觉效果十分舒适。

    人性化的交通安全设施及标识标准化。在军工路进出口匝道60米小转弯半径区域增设横向减速震荡线、纵向减速标线、线形诱导标、急弯路标志以及猫眼道钉等加强提升标识。特别是首次在隧道内加装360度玻璃反光道钉(猫眼道钉),进入隧道车辆要求开启大灯情况下,隧道内的“猫眼道钉”看起来就像个凸起的“发光球”,可360度反射车灯的光亮,使得隧道道路限界清晰可见,给隧道和地面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长江路隧道的建成通车,将有效改善上海市北部地区越江交通主要依赖外环隧道的局面,对完善区域越江通道的布局、形成功能互补的越江通道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计划,由于地铁10号线二期项目施工需求,试通车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910日至1118日期间,禁止货车通行。其中,港城路段北侧设置双向三车道以及两侧人非道通行。第二阶段:1118日之后,禁止载重4吨以上的大型号牌货运车辆通行。其中,港城路段实现双向六车道通行,后续交通组织将根据10号线工程进展进一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