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上海农商银行发布服务民营企业行动方案

2019-03-04

近日,上海农商银行发布《上海农商银行服务民营企业行动方案》,升级支持民企、小微举措。自2019年起3年内,该行计划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不少于2000亿元的信贷支持,同时将逐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控制在合理水平。行动方案以建设公平信贷文化、聚焦民企融资难点、建立服务长效机制为基本原则,以信贷额度支持、业务比重提升、服务体制保障、推进减费让利为方向,共推出七项重点服务举措。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信贷资源和信贷政策支持,在单列普惠金融信贷支持额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信贷额度,优先保证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贷款支用,确保新发放信贷融资向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倾斜,新发放公司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进一步提高。紧密结合该行上市战略,谋求多渠道补充的核心资本专项用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紧密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进一步深化上海地区与江浙异地分支行机构业务联动,支持长三角地区优质民营企业产能扩张及跨区域布局需求,扩大长三角区域普惠金融覆盖面。

(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增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获得感。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以持续提升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机构设置、时效响应、人员配置等方面等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全行现有约400家营业网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网点机构普惠化深度转型,推进金融服务分层细化,推动基层分支行经营机构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争取至2020年实现不少于80%的基层网点转型为普惠金融专营服务网点,不少于80%的客户经理专职服务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

简化金融服务流程,缩短普惠金融口径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办理反馈时限至3个工作日。加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续贷服务工作,加大无还本续贷业务推广力度,主动对接有续贷需求客户,在授信到期前2个月提前走访企业,了解企业资金状况及业务需求,并沟通设计下一期授信方案。鼓励营销一线主动靠前、主动下沉,驱动业务主动向民营企业生产、销售等各场景环节渗透,携手中小民营企业长久并肩、相伴成长。

(三)坚守特色经营定位,加大对“三农”及科创类民营企业服务力度。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积极试点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推动农业信息化、绿色农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涉农产业链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等创新手段落地,探索发行农户专用信用卡,构建新型“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科技人才贷”“鑫用贷”等创新产品的覆盖面,解决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良好的科创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问题,持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深耕科创“鑫动能”培育计划,积极响应科创板设立进程,扶持一批高成长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推动价值发现。加强与股权投资基金的战略合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及市场资金,加大对民营科创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服务新动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科技手段对本行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更新、升级迭代,尤其是针对民营小微客群的普惠金融服务,力争实现业务受理、业务审核、业务办理的在线化、智能化,提升服务科技含量,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有效打破服务瓶颈,做到流程性服务“高体验、少惊动”。

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布局,基于核心企业产业链配套定制线上、线下服务方案,推动业务场景化、智能化,联动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增信引流。

加大对民营企业票据融资支持力度,深挖票据交易场景,配套推出商票贴现白名单及在线秒贴等业务模式,简化贴现业务流程,激活产业链运作活力,提升贴现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难度。

(五)强化机制保障和风险管理能力,确保服务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性。健全风险管控机制,提升数据治理、客户评级和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升级迭代本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自动化审批流程,并向普惠口径下的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进行运用和推广,有效提升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扩大可接受抵质押物范围,提升对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认同。注重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判断,为优质民企提供信用融资。推进银担类、银保类业务合作,推进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项下“批次贷”业务模式落地。加强机制保障与正向激励,落实内部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通过差异化的考核管理,引导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

(六)服务民营企业多层次融资需求,帮助企业拓展资金融通渠道。提升民营企业直融工具覆盖范围,拓宽民营发行人群体。探索债券风险缓释工具运用,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开发工作,择选优质民营企业试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设及交易,通过金融创新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探索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及民营企业资产证券化工具运用,支持提供“双创孵化”服务的产业类企业或园区经营公司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

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兼并收购融资需求,支持产业升级及重组需求,合理缓解民营上市公司流动性压力,协助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积极对接知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平台,为民企权益类融资对接创建通路。

(七)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减轻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负担。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发挥其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业务的正向激励及撬动作用,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痛点、堵点。主动减费让利,在现有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专项FTP优惠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利率优惠政策,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所产生的节税影响进行利率优惠传导。加强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周期特点、资金需求的分析测算,综合运用推广循环贷款、分期偿还本金的中长期经营类贷款及年审制贷款,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