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股份设计的成都首条有轨电车线路车站露芳容
目前,由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设计的成都首条有轨电车线路——蓉2号线工程施工正在全面铺开,现已完成接触网及轨道铺设约1km,首个样板车站初露芳容。
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工程线路呈Y型布局,是成都首个“一起点两终点”的轨道交通项目。线路全长39.3km,全线共设站47座。蓉2号线西郫段起于成都西站,终于郫县西站,全长27.4km;新红段起于新业路站,终于仁和站,全长11.9km。蓉2号线将与地铁2、4、6、9号线及市域铁路成灌线相交,实现换乘,共同成网。建成后,将主要承担郫县、高新西区与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功能,串联起沿线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及菁蓉小镇、高新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等片区,并于轨道交通车站、对外交通枢纽、常规公交、非机动车共同构成一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
车站+功能性景观=优质乘用体验
百叶路站是蓉2号线工程的首个样板车站,车站建筑结构,包括PIS导向屏、车站安全门、导向标识等均已安装完毕。
车站完美融?了功能性景观体系,车站设计从使用者出发,以功能需求为设计根本,优化了车站的候车、上下客、乘客导视等功能,提升了乘用感受。车站外形设计借鉴“Barcode Principle”的灵感,通过简洁明快的线条彰显了现代交通的简约与时代感。同时,车站设计较以往更为关注物质细节及质感,通过对微景观的把握来提升车站的整体感官体验。
触网+艺术设计=全球最细触网杆
目前,蓉2号线全线已架设了近1km长的新型有轨电车接触网杆,采用白鹭翅膀为原型进行设计,除了承载着“一行白鹭上青天”美好寓意,彰显成都本地文化特色外,同时科技亮点也颇多。
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在蓉2号线新型接触网的设计中,采用了全新的悬挂定位方式,由白鹭展翅造型的铝合金箱体和绝缘定位杆与滑动模块组成,外观洗练简洁,其弹簧补偿器通过螺栓安装于箱体侧面,在箱体下方根据需要可安装绝缘定位管,这样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了悬挂定位零件数量,大大减少了施工及后期运维期间的工作量。同时,融合城市景观,进一步优化触网杆结构,其直径仅为245mm,是目前全球最细触网杆。
轨道+创新=国内首条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有轨电车线路
蓉2号线是国内首条在有轨电车线路上采用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结构的线路。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对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开展了11项专题研究,涵盖了技术标注、施工工艺、验收标准及养护方案等,解决了嵌入式轨道系统道床结构设计、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设计、嵌入式轨道焊接等技术难题。
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系统是将钢轨嵌入到混凝土整体道床中,采用弹性垫板连续支撑、高分子阻尼材料锁固钢轨的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具有使用寿命长、弹性连续锁固、减振降噪、绝缘性能强等特点,为有轨电车振动噪声、轮轨磨耗、防杂散电流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弥补了我国有轨电车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停车场+巧思=综合交通枢纽
秉承集约设计的理念,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将有轨电车停车功能与成都火车西站公交枢纽叠建。经过一轮轮的方案深化,在成都西站这样一个多干线交叉、多运输方式汇集、重要的客流集散点上,在仅有的2.5公顷狭长型地块内,形成了集有轨电车停车场、公交枢纽、地铁4、9号线换乘、城际铁路换乘、配套综合办公楼为一体的集约化、便利化、综合化的火车西站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