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浙江省国有企业期货衍生品业务培训班在杭举行

2022-08-08

为宣传和贯彻《期货和衍生品法》,推动国有企业用好期货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8月4日,浙江省国资委联合浙江证监局、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杭共同举办浙江省国有企业期货衍生品业务培训。浙江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董正泉,郑商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晓明出席开班式。

今年4月,《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并于8月1日起施行。《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让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法可依,明确国家支持期货市场健康发展,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

董正泉在开班式上表示,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复杂多变,期货衍生品业务是规避风险、管理价格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波动风险,对稳定生产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全省国有企业进一步认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功能,提高利用期货市场从事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企业在利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的时候要牢牢坚持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董正泉说,期货衍生品业务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具有高杠杆性和复杂性,如管控不当,易发生损失风险。监管中发现部分企业在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时存在专业认知不足、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个别企业无风险敬畏意识、违规开展单边投机业务,导致风险损失。对此,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非金融企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应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对违规投机行为将严肃责任追究。

当前,期货衍生品市场已成为现代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定价和避险功能也是现代企业市场经营管理的有力工具,可为实体企业提供新的购销渠道、转嫁风险和锁定利润,也可为企业库存管理、资金管理、市值管理等提供一个重要平台。

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表示,浙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生产、消费和流通集散地。郑商所高度重视发挥期货力量,支持浙江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赋能增效,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等主题活动,让浙江国企进一步了解期货市场功能作用,掌握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引导产业企业用好期货工具,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郑商所将持续发挥“风险管理平台”“商品定价中心”功能作用,丰富期货衍生品工具供给,强化市场培育工作,助力产业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本次培训从国企开展期货衍生品业务实际需求出发,邀请中国期货业协会法律顾问于学会、厦门国贸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伟、浙商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军,分别从《期货和衍生品法》立法特色和解读、国有企业套期保值实践与案例、利用期货工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讲授,帮助国企进一步提高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套期保值业务管控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助力企业稳定经营。

本次培训采用现场授课和线上直播相结合方式举行,在杭省属企业负责期货衍生品业务的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参加培训,在杭以外省属企业和各市国资国企有关负责人以视频方式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