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联和投资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推进...

2019-12-04

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党中央交付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落实,并对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明确了任务要求。联和投资公司作为一家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使命的科创投资类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公司系统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体干部员工倍受鼓舞和激励、倍感振奋和温暖、倍增信心和决心,极大提振了公司上下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

自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来,联和投资公司坚持将讲话精神作为开展好科创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求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转化为推动公司科创发展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助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责任担当。一个月来,公司依托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已有的先发优势,瞄准关键技术和“卡脖子”环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抢抓科技产业制高点,在全球通讯多媒体、高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多点开花”“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构筑“上海制造”“上海品牌”新的战略优势。

KL-α双星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日前,随着一缕大漠孤烟缓缓升起,“一箭两星”划破天际、直指苍穹,正式宣告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首批两颗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项目推进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由联和投资公司和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发起,总投资预计超过100亿元,致力于通过颠覆性的系统创新和技术创新,打造“一个世界,一张网络”,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速的天地一体宽带接入通信服务、高精度实时导航信息增强服务、全球物联网信息采集服务、实时遥感和气象预报等综合创新卫星服务模式。从2017年底开始,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建设转入试验卫星工程阶段,计划到2021年底转入组网和产业化阶段,力争到2023底完成初步组网并投入商业运营。

KL-α双星试验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整体卫星项目进入新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意味着公司以弯道超车的方式正式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竞争,也将进一步带动上海以及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与法国空客签署卫星智能制造框架合作协议

日前,在吴清副市长的见证下,联和投资公司与法国空客集团签署卫星智能制造生产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勒梅尔的共同见证下,公司与法国空客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交换协议文本。

该项目依托联和投资公司在全球领先的卫星网络通信频率和轨位资源上具有的先发优势,拟与全球领先的宇航防务公司——法国空客防务进行深度合作,借助其在卫星智能制造领域具备全球顶尖的技术能力和实施经验,聚焦大型商业卫星星座智能制造生产线领域,在上海建设全球一流的卫星智能制造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国际商业航天领域的产业能级。

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国际数据港

日前,联和投资公司、上海信投公司与临港自贸区管委会、临港经济发展公司签署四方协议,宣告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正式启航。该项目立足于国际创新协同区,同时服务于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119.5平方公里内数据互联互通的功能创新和突破,依托联和投资公司、上海信投公司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及数据运营能力,并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海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及自贸试验区保税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已有贸易营商公共服务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世界一流科技团队,探索临港新片区内工业数据的互联互通及与全国的互联互通,逐步探索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试点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评估与安全管理,为上海培育以跨境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国际数据港项目的顺利启动标志着联和投资公司深度参与临港自贸区新片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根据今年9月初与临港自贸区管委会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国际数据港项目在内,未来公司将在临港推进实施十个重大项目,其中包括打造世界领先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开放研发和中试平台,拟与美国技术企业合作建立阻变存储器ReRAM后道生产基地,打造世界领先的产氢、储氢和用氢产业链,建立产品测试产线、8寸MEMS产线,设立超级计算机芯片公司,在临港核心区域设立硬科技孵化器并打造“科创苗圃”等等。通过一系列举措,公司将进一步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呼唤新担当。联和投资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全面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领域,聚焦关键技术和“卡脖子”环节,集聚先发优势,发挥带动作用,打造集群效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再为国家和上海培育、聚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领域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