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运制造”小改小革形成常态
2016-12-19
上海交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以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小改小革的重点,持续推进群众性的“微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创新主体作用,仅今年就取得“微创新”成果80多项,为企业攻坚克难、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
交运制造公司长期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整车厂配套,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如何通过不断创新赢得主动,是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公司不仅将创新文化列入战略规划,企业领导和工会组织更注重从制度安排、机制激励、技能培训、动态管理等层面,聚焦主要工种,突出班组一线,着力抓好日常性的“微创新”活动。
该公司下属英提尔交运零部件公司围绕上海大众POLO-GP项目座椅靠板骨架生产线开展“微创新”,攻关小组巧妙增设加工件防漏检感应装置,成功解决了令人头痛的零件错装漏装问题,产品一次合格率由93%上升到99.5%。驻外企业沈阳中瑞汽车零部件公司员工葛文法发现冲压过程中有零件漏出,主动与技术主任一起分析,找出缺陷警示类型及位置,并制成警示卡片张贴在主、副操作手两侧,做到“抬头可学”,从源头上拒绝了漏洞。公司冲压件厂2500T多工位压机生产效率高,但换模工序多,由王旭峰等员工组成的“寸芒”QC小组,通过增加顶料销、调整曲线、优化零件外型定位、改进换模步骤等一系列小改小革,换模时间从66分钟下降至43分钟,清理废料效率提高了5倍。
为增强一线员工的创新能力,制造公司下属交运汽车动力公司还开设“微论坛”,每季一讲、每次一题,自今年5月起,已相继举办了两期,各生产基地的一线员工先听讲、后探讨,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群策群力,确保了下半年与上海通用配套的汽车6档自动换档机构产品产能,由每周11000套向16000套的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