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联交所搭建开放共享合作平台 助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产权市场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部署要求,近年来,上海联交所在做好国资国企产权交易及金融产权、知识产权交易等业务的基础上,筹建体育产权交易平台,创新体育产权交易模式,主动服务体育产业发展,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好评。
一、创新赛事招商模式,服务群众体育运动
2016年,上海市举办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市体育局委托我所公开招募总冠名商。在对项目进行包装策划后,我们一方面在网站上发布招商信息,公开征集意向合作方,另一方面依托多年积累的投资人信息库资源,向在沪主要金融机构和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定向推送项目信息,重点宣传支持群众体育运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经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推介,绿地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表达了冠名意愿。最终,绿地集团以2200万元的报价在现场竞价环节中胜出,成为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总冠名企业。
这一新型赛事招商模式,不仅创下国内通过产权市场公开招募非职业赛事总冠名权的先河,也解决了群众体育活动经费不足的现实难题。今年,我所又被市体育局选定为2017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首家合作伙伴,负责部分赛事商业权益的市场化招募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产权市场的平台优势,努力使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的办赛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优选专业承办机构,服务重点体育赛事
今年2月,在2017年上海市重点体育赛事推介会上,市体育局集中推介了一批占用本市公共资源的专业体育赛事,并将我所确立为“上海市重点体育赛事合作平台”。目前,已有多项赛事的承办权通过上海产权市场完成招募,其中不乏国际和国内的一些著名赛事,如2017上海崇明国际马拉松、2017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2017上马公益跑、2017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等,吸引了智美体育、东浩兰生、万胜体育、美帆俱乐部等多家知名赛事公司的积极参与。在公开招募的过程中,我们主动了解政府需求和办赛要求,认真开展市场调研,针对体育赛事专业性强,对市场服务能力以及安全、卫生等保障要求较高的特点,组建了由体育、公安、财经、法律、媒体等多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库,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择优选择承办方。我们严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布招募信息和择优条件,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报名,组织专家对报名企业的体育赛事经验、物资保障、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障、赛事投入资金、市场开发、宣传推广、赛事运行服务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遴选出各项赛事的承办方。从已完成项目的情况来看,市体育局、体育总会以及崇明区体育局对这一择优招募的方式均给予充分肯定。下一步,2017“上海杯”诺卡拉帆船拉力赛、黄浦江世界名校赛艇赛、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113km国际铁人三项邀请赛等更多赛事,也将通过我所承接的“上海市重点体育赛事合作平台”进行公开招募。
三、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培育良好市场环境
针对目前体育市场还处于培育期的特点,我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能够“引进来”,我们主动“走出去”,通过培训交流、组织推介等方式,与政府部门及有关市场服务主体“拉起手”,在扩大体育赛事传播渠道的同时,努力打造关心体育事业、支持体育产业的良好环境。
去年以来,我们先后为国家体育总局青年干部班、云南省体育局体育产业班和上海市体育局竞赛工作会议做专题培训,通过介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外体育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交流产权交易的实践经验,使体育从业人员开阔眼界、触类旁通,增进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以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客观要求的理解。针对从事体育资源交易的经纪会员数量较少的情况,我们挖掘了一批体育类特别会员。去年7月,我所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面向50多家经纪会员、拍卖会员、律所会员及体育类特别会员,举办了以“关注体育产业,拓宽服务范围”为主题的专业培训,提高广大会员对发挥产权市场作用、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认识。此外,我们还参与组织了上海市第二届体育博览会以及上海“家庭马拉松”、“斯巴鲁杯”环上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赛事的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与兄弟省市产权交易机构、有关赛事服务公司建立了信息共享、开放合作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