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上海农商银行增资3家村镇银行 加大支持“三农”力度

2018-04-24

2018年3月,经上海银监局批复同意,上海农商银行向山东宁阳、泰安、日照3家村镇银行进行增资。其中,对宁阳村镇银行增资1549万元、对泰安村镇银行增资5084万元、对日照村镇银行增资2727万元,合计增资9360万元。增资完成后,该行对三家村镇银行的控股比例将分别提高至63%、76%和68%。

办村行,深入农村,精准扶贫。上海农商银行是全国首家由农信社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年来,在上海地区保持着服务小微、“三农”主力军的地位。为了帮助经济薄弱地区走出困境,用金融的手段拉动经济,早在2009年,该行就在上海崇明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后又于2012年开始在山东、湖南、云南、北京、深圳等地发起设立了34家沪农商村镇银行,形成了由总行直接领导、管理的“1+35”村镇银行模式,切实将各地村镇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的落脚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管村行,传导理念,规范治理。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认真研究、探索对村镇银行管理的架构和模式,通过向村镇银行输出先进的法人治理方式、风险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培训、产品开发、建章立制等方面援助,将先进的服务理念传递至广大农村,满足县域经济的金融需求。

    扶村行,多措并举,提升能力。上海农商银行在总行层面设立了村镇银行管理部,专司村镇银行控股管理职能;在村镇银行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了省村镇银行管理部,强化村镇银行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帮扶;选派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赴村镇银行任董事长,“沉下去”坐班管理,提升对村镇银行控制力。同时,上海农商银行在2018年开始探索将分支行与各村镇银行实施结对,加大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投入和管理,有效发挥和调配主发起行资源优势,实现集团内协同发展。

    开业至今,各地村镇银行累计提供授信约6万户,投放贷款约480亿元。截至2017年末,全辖贷款余额近130亿元,存贷比近50%,贷款资金主要投放县域“三农”和小微企业,2017年末农户和小微贷款占比达到近93%。上海农商银行努力发挥村镇银行贴近市场、决策链条短、机制灵活的优势,带动当地社会投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核心带动作用,从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前景广阔,地方银行发展村镇银行,可以实现跨区域经营,提升自身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这都加强了各地银行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关注。除上海农商行外,重庆农商行、广州农商行等也加大对旗下控股及参股村镇银行的注资,提高持股比例。

    当前,对于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业内有诸多讨论,“投资管理模式”被多次提及。监管部门已正式明确,“已投资一定数量村镇银行且所设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服务良好的商业银行,可以新设或者选择1家已设立的村镇银行作为投资管理行。”一方面,投资管理行是独立的法人,可以更好地统筹集中优势资源;另一方面,赋予了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一些中后台服务职能,提升村镇银行的管理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入股。

基于对村镇银行业务的丰富经验,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探索村镇银行投资管理新模式,建立村镇银行互助机制,切实为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