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上海建工完成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桩基施工

2019-07-08

6月25日,随着最后一根桩基施工完毕,由上海建工承担施工,历时45天的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桩基施工圆满完成,这不仅比业主要求的节点目标提前了整整5天,还实现了“不停展”施工的高标准。

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是保障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召开的重要改造项目,主要通过把国家会展中心北侧的1、2馆由单层展厅改造成双层展厅,来提升展厅规模和体量。为了给后续钢结构、土建、机电安装施工腾出必要的施工时间,桩基施工必须在6月30日前全部完成。

国展提升工程的特殊性众所周知,但任务再重、工期再紧,也必须建立在周密的前期策划和科学的施工方案基础上。国家会展中心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的桩基施工主要分为馆内、馆外两部分,施工场地都位于国家会展中心内,距国展既有桩基承台、墙体、抗风柱等非常近,且桩基施工第一阶段,1、2号馆内仍要正常举办展览,对土体扰动、文明施工要求极高。

为此,在前期策划阶段,项目部与设计院积极沟通、洽商,通过多个实际施工案例全方位地向设计单位展示免共振振动锤工艺的优势,最终说服设计单位调整设计方案,把1、2号馆馆外的桩基改为采用免共振锤施工钢管桩工艺。这也是免共振锤工艺在房建项目中的首次运用。通过此次国展提升工程的实践,该工艺免共振、噪音小、无泥浆、对周边建筑影响小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完美展现,并实现距国家会展中心外墙仅50cm极限条件下的免共振沉桩施工,而一墙之隔的展馆内仍旧在正常举办展览。此外,项目部还克服馆内施工场地移交迟后,施工时间被进一步压缩的困难,在施工相互穿插影响的情况下,最终仍提前2天完成馆内的钢管桩施工。

由于1、2号馆中间通道桩基施工位于8米平台下,实际净空高度只有5.2米,只能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进行施工。考虑到严格的工期和环境保护要求,项目部在前期策划时就确定了“泥浆外运+泥水分离”的双保险措施。在实际施工中,针对施工空间小、文明施工要求高的特点,项目部最终采用了车载移动式泥浆压滤机进行泥水分离。而在灌注桩施工的6月,正值高考、中考以及环保检查,泥浆外运受限;泥水分离设备有效地解决了现场泥浆处理难题,确保了总计117根的钻孔灌注桩如期完成。

在国家会展中心如此敏感环境下,上海建工项目团队成功运用免共振钢管桩沉桩、车载移动式压滤机泥水分离等先进技术,不仅确保了国家会展中心的“不停展”施工目标,践行了绿色施工的理念,也为今后此类绿色环保技术的广泛运用树立了典范。(上海建工  郑双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