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守望相助 共战疫情——上海国企抗击疫情战线上的群像扫描

2020-02-27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上海国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岗位,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他们积极行动、勇挑重担,为战胜疫情拼尽了全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人们。他们是勇敢的坚守者、坚定的担当者、忠诚的守护者,在疫情防控一线、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市场物资供应等方面贡献着国企力量。

滕艳红:进出关卡的“守门人”

滕艳红是上海机场集团虹桥消防急救保障部东区急救站站长。

虹桥机场作为上海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从122日开始对从武汉飞抵上海的航班上所有旅客实行测温工作开始,滕艳红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我来!”为了完成任务,她每天奔波在机场防疫最前线。

滕艳红和她的团队承担122日第一天的全部武汉航班测温任务。体格瘦弱的她,和站里的同事们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扛起沉重的红外线测温仪器,奔走在一号航站楼的各个登机廊桥之间。“非常时期,我们一定要守好每一个廊桥,决不能让任何一个有问题的旅客从我们手里进上海。”滕艳红说。航班间隙,同事叫滕艳红坐下喝口水。“不喝了,怕上洗手间。防护服稀缺,少消耗一套我们就能和病毒多抗争一天。”这一天,从早上6点到凌晨1点,整整19个小时,滕艳红穿着一套防护服对8个来自武汉的航班超2000多名旅客实施体温监测,一个不落地完成任务。直到脱下防护服,她浑身湿透。

之后的5天里,虹桥机场接上级通知,又将测温工作覆盖到所有的进出港旅客,T1航站楼的测温点也增设到了6个,滕科长和站里的党员包揽了所有测温点的仪器架设和校准工作。

由于过于疲劳,滕艳红一度发烧37.8度。由于担心感染新冠肺炎,滕艳红在医院急诊室做了隔离检测。经过急诊排查和隔离期,她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松了一口气的滕艳红义无反顾又出现在防控现场,再次投入战“疫”前线。她说:“机场就是家门口,守好机场就是守住了家人安全”。

詹理敏:运筹帷幄的“大管家”

“在疫情面前,我只有义无反顾,努力做好协调工作。”东方国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成员詹理敏说。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东方国际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詹理敏原本已准备与家人团聚并赴外地过年,但是在得知消息后,詹理敏主动取消了预订的航班和酒店。

124日以来,詹理敏天天在总部值守,没有休息过一天。在大年三十参加上海市物资保障紧急会议后,他第一时间把会议精神传达到相关单位,按照上级指示,组织开展本市紧缺医护物资的全球采购和应急生产工作。

124日晚,东方国际集团合作伙伴告知,欧洲一家公司拥有现货防护服25万件,防护口罩13.6万只,分布在欧洲不同仓库中,随时可运。在短时间内通过上海监管部门确认这批货物就是本市最紧缺的医护物资后,东方国际集团确认了订单,成功锁定货源并支付了货款。谁知,在提货过程中又出现波折,客户因故不肯放货。詹理敏连夜启动外事应急预案,一边寻求客户所在国驻沪领馆的帮助进行紧急协调,一边通过外事部门打电话给客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解释该批物资对于上海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经过2个多小时的越洋沟通,最终成功说服客户进行放货,这时詹理敏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他的积极协调沟通下,东方国际集团全球协调落实的疫情防控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上海抗疫前线。此外,他还负责集团应急文件的起草、报送,编制集团员工健康安全日报,制定集团复工安排计划,做好员工健康防护工作……,作为集团总部的“大管家”,他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时分。

张听:甘于奉献的“老司机”

“作为驾驶员,我感同身受,只有战胜疫情,我们才能一同迎来春天。”上海强生出租公司的出租车驾驶员张听说道。

张听是强生出租一名五星级党员驾驶员。连日来,他连轴工作不停歇,一天支援公司防控疫情,一天营运出车保障春运,每天只睡56个小时。对待防疫消毒工作,他和工作室成员们反复强调:驾驶员每天都要直面来来往往的乘客,防疫消毒工作更要体现在细枝末节处,消毒液喷洒切记要均匀,关键角落不放过,这不仅是对乘客的安全出行负责,也是对每一位驾驶员的身体健康负责。

上海长征医院的一名医生即将奔赴武汉抗击疫情,但由于出发匆忙,这名医生随身衣物和用品都未携带,焦急的家属希望将其的物品送至长征医院。接到公司派遣电话后,张听毫不犹豫接下这单特殊任务,立即赶赴指定地点拿取物品,并以最快速度送至长征医院,“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我义不容辞。”张听这样说。

屈直昂:并肩战斗的95

“虽然没机会接送妈妈上下班,但只要想到能为妈妈的‘战友们’分忧,就能早点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就感觉宽慰了不少。”,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员工屈直昂说。

屈直昂是浦发银行武汉分行一名95”员工,20187月通过校园招聘加入浦发银行。

屈直昂的母亲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与她的白衣战友们日夜坚守在防疫一线。屈直昂的母亲每天很忙,只得住在医院旁边的宾馆里,最近十几天仅回过一次家,每天仅通过手机简短交流,忙时几个小时都得不到回复。

武汉“封城”后,交通受限、防疫物资吃紧。屈直昂听母亲提起医务工作者通勤困难,他立刻联系几个武汉分行的小伙伴们加入民间医护互助群,成为一名司机志愿者,每天接送出行不便的医护人员上下班。124日至今,他一直坚持义务接送,不少乘车的医生想把车钱转给他,屈直昂都会婉言谢绝,再加上一句,“保护自己,注意安全,加油。”

武汉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告急,一“罩”难求,屈直昂千方百计联系到了口罩生产厂家,自费采购了1000个口罩,用于支援一线。当他了解到医护人员为了节约吃饭时间救助患者急需一批速食食品时,他牵头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协助该企业捐赠了一批速食食品运送到金银潭医院。

屈直昂白天穿梭于江城的大街小巷,晚上在家自行隔离,还不忘抽空为妈妈加油打气。新年第一天,他在微信上给妈妈留言:“多休息,多保重,我这边尽最大努力帮忙。”

他用实际行动与妈妈并肩战斗,为医务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家属,也作为一名浦发青年,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还有更多千千万万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们才是英雄,希望疫情早日平息,希望我的妈妈以及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平安凯旋!”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位位平凡的上海国企人正在携手“逆行”,用无声的行动、专业的技能、辛勤的汗水,奋战在“战”疫一线。我们相信,全国人民一起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来源:2020218 经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