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国资委系统各企业“十一”期间加班生产、市场供应、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安排...
近期,市国资委系统各企业认真安排节日加班生产、市场供应、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城市运营平稳有序。
一、加班生产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十一”期间,市国资委系统约有63.3万人次加班生产、营业服务。其中,工业系统约1.7万人次;建筑行业约3.7万人次,商业、公用事业约57.9万人次。
二、市场供应情况
1、百货及超商企业积极组织货源,重点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百联集团“十一”期间肉、禽、蛋、水产、水果等商品备货数量达1803.7吨,油、烟、酒、饮料和各类礼品备货数量达267万箱,备货金额共计2.9亿。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各连锁超市备货约2万种,预计销售金额可达3360万元。水产集团投放市场各类水产品共计15000吨,同时还准备了龙门海鲜礼包系列,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锦江国际集团所属牛羊肉公司计划安排86吨牛肉销售,确保市场供应。
2、食品生产和供应企业加班生产,备足货源,确保米、面、油、菜、肉、奶等必须品不断档、不脱销。良友集团计划投放“海狮”食用油1.15万吨,“乐惠”大米1.5万吨,“沪1”、“雪雀”面粉1.4万吨,“味都”牌挂面700吨。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光明乳业公司预计销售常温奶7800吨、酸奶6700吨、鲜奶4600吨、百利包奶340吨;爱森肉食品公司节日期间准备了8500头猪肉供应量;此外,集团计划向市场投放约1.65万吨食粮、9500吨酒、冷饮450吨、正广和饮料500吨、一只鼎黄泥螺10吨、年糕60吨、正广和大桶水备货量21万桶、各类蔬菜0.7万吨。国盛集团所属蔬菜集团节日期间供应总量安排17万吨,其中蔬菜13万吨、品种100种以上,粮食、肉类、水果等副食品4万吨。
三、公用事业保障情况
1、水、电、煤气供应等公用事业企业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生产和应急预案,确保节日水、电、气安全供应和城市正常运行。城投公司节日期间预计全市原水供应量4410万立方米,中心城区自来水供应量4200万立方米,污水输送量315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量3675万立方;垃圾中转总量20315吨,垃圾、粪便等水运量69350吨,垃圾焚烧量34300吨,垃圾填埋量50510吨。申能集团节日期间总发电量预计约35880万千瓦时,天然气和人工煤气日均用气量分别为1250万立方米和85万立方米。
2、公交、客运、航运企业加大运力,确保市民出行无忧。久事公司预测“十一”期间公交线路日均客流量266万人次,计划日均投放公交车6800辆、出租车1.3万辆,并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安排100辆机动公交车,确保大客流15分钟内疏散完毕。申通地铁集团预计“十一”期间上海地铁日均最高客流量将突破900万人次,全路网投用列车数达411列。交运集团“十一”期间公路客运计划发车共计19.7万班次,预计运送旅客41.5万人次;水上客运预计运送往返黄浦江和崇明三岛旅客181万人次、车辆36500辆次;陆路货运计划发车0.6万辆次、运送货物13万余吨。锦江国际集团所属锦江汽车公司计划投入各类车辆7200余辆,其中出租车和面包车5500余辆、大型客车700余辆、商务租赁用车1200余辆。光明食品集团所属海博出租汽车公司市区5600余辆出租车和市郊的1800余辆出租车全部投入运营。机场集团预测“十一”七天虹桥和浦东机场起降航班1.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
四、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各单位在节前全面开展安全保卫工作大检查。安全检查以基层企业自我检查、自我整改为主,加强抽查,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重点整改,同时加强对租赁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督促工作。加强建筑工地安全设施的检查,尤其是深基坑、高空作业、大型设备运作等高风险作业区的检查;加强节日期间的防火、交通安全和环保管理工作;对加油站、液化汽站、化学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部位和超市、大卖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进行重点的检查,不留隐患。
五、食品卫生措施情况
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放心购物,各经营食品的企业已具备一套较完善的适合企业运行特点的操作规范,包括各类许可证、商品检验证书等。同时,各企业一方面继续加强商品源头控制,减少运输过程对商品的污染,强化门店现场管理,保持收货区环境整洁;正确预测节日期间生鲜产品的供应量,不囤积大量熟食或易腐败变质的商品;开展质量安全自查、整顿、抽查,切实加强各相关企业对质量安全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节日食品的卫生安全;另一方面加强与质监部门、媒体的联络、沟通,制订应急方案,以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