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环突发严重交通事故 隧道股份临危受命实行清障抢险任务
5月23日,一场发生在凌晨的中环高架交通事故,影响了上海半座城市的正常运作;隧道股份市政养护、路桥集团、城建设计总院的专业抢险团队临危受命,挑起高架抢险重担,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临危受命:优先排除最大隐患
作为国内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商及上海市级交通应急抢险单位,隧道股份接到市相关部门通知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派遣两家子公司的近150名专业抢险员,登高车、吊车等特种车辆和应急处置车辆33辆赶赴现场开展抢险作业,旗下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总院第一时间派出全国桥梁领域专家、院领导赶赴现场参与全市专家“会诊”,启动桥体抢险修复方案制订。隧道股份总裁周文波、副总裁杨磊以及各相关子公司领导全程坐镇,指挥抢险工作。
抢险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清除高架上高危管桩。承担此次抢险清障第一阶段任务的隧道股份路桥集团迅速派遣专业抢险团队驾驶大型设备吊机,将悬挂在高架外侧的断裂水泥管吊运至地面封闭区域,优先排除最大安全隐患,并对桥上散落管桩进行分批吊离。
为防止卸载过程中桥面发生回弹造成二次事故,隧道股份清障抢险队伍在倾斜端口采用了橡胶支座的临时加固,形成相对稳定的梁体结构,以保证清障工作的安全进行。经过9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后,将全部三十余根管桩基本清理完毕,5月23日下午17:00第一阶段清障工作基本完成,安全隐患大大减小。
精密作业:加固、排险同步进行
5月23日临近傍晚,隧道股份市政养护随即展开第二阶段抢险作业——清吊受损超载货车。由于肇事货车受损严重,车头和车身已经分离。在顺利完成肇事车车头清障后,残留于桥面的超大车身成为了抢险的难点。直接起吊,可能造成整体桥面失去平衡发生险情,支撑桥体的东西桥柱在撞击后仍不是很稳定,清障起吊过程中每个微小的动作都可能会对梁体造成扰动,使得桥梁受力情况产生变化,进而造成险情。
曾为国内外数十个城市提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隧道股份在各地数百个重大工程建设中积累的大数据经验,迅速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和兄弟企业拟定方案,通过实施监控测量桥梁的受力和倾斜程度,不断加固桥体,及时、科学调整起吊清障方式。
与此同时,隧道股份市政养护从23日凌晨起,配合交警完成了事故区域桥面及地面道路的封道作业,并制定了交通诱导组织方案。隧道股份还迅速加工了39块交通临时引导牌,采用防撞水马加强了道口封闭措施……让市民的安全出行获得最大程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