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邵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边界是和谐

2008-01-21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讨会本月19日—20日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心主办,交通银行、平安养老、博时基金、华厦银行协办。百度财经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独家全程直播本次研讨会。

  在19日举行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讨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目前普遍国有企业改革目前仍然在深化的过程中,整体的改革还没到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不可能完全到位。所以,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问题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锅饭的收入分配并没有真的彻底改变。平均主义的倾向在不同的层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更多地是在企业内部一个一个群体,现在好多群体之间逐步在拉开差距,但是内部一个一个群体之间的内部差距是不大。比如说中高层的管理者之间,中层干部差不多是一样的,科技人员内部实际是有贡献大、贡献小,差距不够。原先体制内的人、体制外的人,现在国有企业很多劳务派遣等等各种市场方式,体制内的人内部差距是不大的。这种大锅饭更多地表现在一个一个群体的内部。

  2,按要素分配的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除劳动以外的各类要素参与分配,包括针对科技人员、管理骨干、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够,尤其是对重点人、特别有贡献的人,这个激励机制还不够到位。

  3,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消除,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只能靠渐进式发展,因为收入调节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调节,即使有些问题是不合理的,但是真正调整的操作,只能是做渐进式,不可能一下调到位。比如说一些在有资源条件比较好的,不是大家随便能够市场准入的行业,像这些行业过高的收入并不是完全由市场机制形成的。

  4,相当一部分富余人员现在不能离开企业进入市场,这是国有企业面临非常特殊的问题。按说企业用工就是市场化,内部人员配置激励的合理,但是国有企业做不到,这几年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很难往社会上走,所以这就给很多国有企业的分配造成了除了激励之外,除了从市场的角度、经济的角度合理之外,企业内部还有一个社会问题,内部可能会有一些弱势群体,对这些职工有内退的职工,有内部待岗的职工,按说这些职工是企业生产根本不需要的,如果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是其他所有制企业,内部不会有这批人,或者不去招这么多人,或者直接裁掉,但是国有企业的这些人就是现实。所以我们在改收入分配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这批人,对这批人绝对不是一种经济目标,它是一种社会目标,必须保障他们能够得到最基本的保障,而且这批人的存在对在岗的人又会受到牵制。因为有的时候在岗的收入分配比较高以后,这些人显得不稳定,国有企业出这样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也是国有企业非常现实的特殊问题。

  5,收入分配改制改革面临社会问题。因为现在强调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适应竞争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市场化是我们的主导方向,国有企业的底子是低水平的大锅饭,所以市场化拉开差距仍然是我们需要做的事,绝对不能因为环境就不做了,这是必须做的,要不然没有竞争力,我们的党对人才是没有吸引力。同时又有一个明确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保持和谐,不能由于拉开差距过大,而超过企业内部各个群体的,包括社会上的承受力度,否则会有很多社会方面的后果。
来源:百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