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 上海建工屡创建筑施工“之最”纪录

2015-01-04

  上海建工在确保去年底基本建成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昆山中环快速化改造三大“超级工程”中,屡创建筑施工之最”纪录。

由上海建工实施总承包建造的“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历经6年多建设于去年底基本完工。“上海中心”工程实施难度巨大,是中国第一次建造超过600米以上的建筑,世界上第一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世界民用建筑一次性连续浇筑方量最大的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基础底板工程,混凝土一次泵送到620米高度的世界新纪录。这就必须在建筑、结构、机电、安全、综合等施工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上海建工整合各方资源,攻坚克难,不断创新,解决了许多没有先例的国内甚至世界级的施工难题。其中“上海中心”在世界上第一次于超高层建造14万平方米的悬挂柔性幕墙。上海建工为“上海中心”量身定制了一套“可滑移支座”,成功实施这一世界最难的幕墙工程。上海建工推行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管理,充分发挥BIM高精度的运算能力和高灵活度的适应性,实现高效出图,从源头避免复杂空间中的结构碰撞,为加工、制作、现场施工和安装阶段提供精确数据,减少返工,节省材料。“上海中心”创造性地集成综合应用了4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成为世界上首座得到“双认证”绿色超高层建筑。

由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当今世界最大的综合体建筑——147万平方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己全面投入运营。上海建工总承包该工程总量的四分之三,包括建筑面积为87万平方米,由ABD三个展馆和AOBO办公楼,E1E2配套商业中心及F1F3小展厅组成(四片叶子中的三片叶子和一个花蕊)。上海建工首次成功实现大面积展厅“无柱化”办展效果。其中最大一个“无柱展厅”占地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达到2.8万平方米,高32;地铁2号线东西向贯穿整个施工区域,上海建工确保施工期间地铁正常运营和车流、人流通畅;上海建工采用一体化施工管理技术解决钢结构、幕墙、屋面、机电安装与内装饰等界面复杂难题。工程全部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供能,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等。

全长约44.2公里的昆山中环工程是上海建工至今投资建设的最大BT项目。历经两年半的建设,已全面建成。作为造福昆山市民的民生工程,上海建工高起点策划、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钻孔灌注桩   根,完成承台   个,完成立柱   根,完成箱梁   联,建成跨沪宁高速钢箱梁和3座大桥及38座辅道中小桥及箱涵,建成76处高架落地段,完成高架道路桥面与铺装层、防撞墙及桥面沥青施工、伸缩缝与交通安全设施安装等。如此巨大的规模,创出如此快的施工速度,这在城市高架峡道路施工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与上海建工创新打造“超级工程”分不开。如立柱无支架施工获成功,其质量、安全、文明、节约的效益十分明显;推广应用朗潮软件,有力提升了工程计量计价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成功应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制作钢箱梁和施工计算机同步顶推滑移技术,实现大跨度钢箱梁跨越沪宁高速公路;还积极探索实践测强曲线、智能涨拉等新技术、新工艺等。

上海中心大厦、国展中心(上海)、昆山中环三大“超级工程”是上海建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工程。围绕去年底基本建成三大“超级工程”目标,上海建工旗下各单位领导靠前指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交付,实现了重大工程建设“后墙不倒”的承诺,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