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 20 周年专题报告:香港回归 20 周年,粤港澳大湾区迎战略机遇期
作 者 : | 李立峰 |
日 期 : | 2017-06-28 |
摘 要 : |
香港回归 20 周年:砥砺歌行,焕发新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深化。 习近平主席将于 6 月 29 日至 7 月 1 日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 20 年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和基本法的全面贯彻落实,香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本地生产总值从 1997 年的 1.37 万亿港元,增长到 2016 年的2.49 万亿港元, 20 年间增长 82%,年均增速达到 3.28%;港股市值从 3.2万亿港元上升至约 28 万亿港元,上市公司数量从 658 家增加到 2000 余家,发达经济体地位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写入今年政府报告中,将进一步促进两地繁荣发展,为庆典献上厚礼。 今年是香港回归 20 周年庆,早在今年 3月份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受到世界瞩目。在今年的 4 月份和 5 月份,梁振英多次率团考察粤港澳大湾区,探讨港深合作及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共同发展问题。“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将进一步促进两地繁荣发展。 由点带面,四个方面推动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实质上是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未来将在: 1)重点共建“一中心三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2)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3)共建核心金融圈,推动粤港澳金融竞合有序、协同发展; 4)改善社会民生,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四个方面推动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 “9+2”十一朵金花共建世界第四大湾区。 根据发展优势和区域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应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发展高地、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区、世界着名优质生活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和国家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区。未来“ 9+2”城市群的融合程度将决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高度。
|
关键词 : | 香港回归;粤港澳大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