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地方两会亮点评述兼政策梳理
作 者 : | 赵扬 |
日 期 : | 2017-02-19 |
摘 要 : |
投资规模上台阶,基建主导投资增量,在已公布政府工作报告的 30 个省中, 有 23 个省公布了 2017 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 40 万亿元;如果我们将未公布的省份 2017 年的投资规模以 2016 年实际完成值来估算, 预计 2017 年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规模在 48 万亿元左右。 本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突出三个特点:1)项目上马速度快, 湖北、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等省节后已上马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总规模近万亿元; 2)基建增量贡献多,多地已公布的基建规划中,基建投资增速均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其中最亮眼的新疆自治区计划基建投资金额翻了 8 倍; 3) 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投资中社会资本占比的定量指标,政府引导基金对投资规模的撬动进一步增加。 一带一路新机遇, 国际产能合作蓄势待发。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确定在 5 月中旬在北京召开,这将是中国首次主办由自己首倡发起的国际合作协议的高峰论坛,重要性不同以往。 对比 2016 年的政府工作计划,今年一带一路内容比重显著增加,内容扩展至区域自贸、交通建设、富余产能输出及国际产能合作四大维度。 环保新高度,北方重大气治理。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公众关注度的逐步提升, 今年地方两会上关于环境治理的部分比往年内容更加丰富。 水治理方面, 各地均表示要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责任落实到地方主官;大气治理方面, 北方受霾影响较重地区今年均提出了减煤、抑尘、控车等治理措施,通过加快锅炉高效环保改造和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等升级手段缓解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压力。 区域发展:关注三大城市群与边疆经济合作。从各地的区域发展规划上看,具体发展思路分化较大。省际之间,“抱团”发展开始成为主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规模效应与辐射能力方面的优势开始凸显,相关省份与周边省份均在发展规划中有意强化或靠拢核心城市群;而边疆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更加重视国际合作,中亚、东北亚、东盟区域合作规划是相关省份的区域工作重点。省内发展方面,各地思路也出现了两个极端,如湖北、安徽均提出了全力发展省会的倾斜性策略,而像山西、辽宁则提出了分块发展的均衡性策略,未来省内上市公司的发展路径或因此出现转变。 |
关键词 : | 基建;一带一路;环保;区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