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圈系列研究之三:嘉兴全面接轨上海的优势及投资启示
作 者 : | 吴金铎 |
日 期 : | 2017-05-08 |
摘 要 : |
2017年3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嘉兴设立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的示范区。嘉兴示范区定位是“五地”:浙江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嘉兴是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的示范区,为承接国际大都市功能分解提供范例。 嘉兴在对接上海方面历史由来已久。2004年习近平同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期就强调了嘉兴与上海对接的重要性。近年来嘉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对接上海取得较大进展。2014年嘉兴市政府印发《嘉兴市深化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对嘉兴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做了多方面的规划。2016年嘉兴开展了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方案的研究。2016年5月实现了嘉兴市公积金接轨上海。在公交车、医保等民生领域也已取得较大进展。大学合作、产业转移等方面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在高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对接方面与上海接轨,嘉兴市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平湖与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共建了“平湖市企业转型升级研究院”。还有与同济大学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全面战略合作。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建设也在进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嘉善项目协作区也在有序推进。 为什么选择嘉兴作为对接上海的示范?与上海大都市圈其它城市相比,嘉兴是距离上海最近的两个城市之一(苏州和嘉兴)。相比苏州,嘉兴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第二产业占比较大。尽管嘉兴不是GDP产值最大,但人均GDP在上海大都市圈中处于中上水平。在浙江省内9个地级市中,2016年嘉兴GDP3760亿元,同比增速7%,省内位列第四,处于中上游水平。2015年嘉兴人均GDP为100852元,仅次于宁波。浙江省地级市整体来看,嘉兴的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嘉兴具有较明显的地理优势和人口流动优势。2016年嘉兴GDP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中位列15,处于中游水平。但在全国相比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嘉兴最明显的优势是地理优势,以及与上海比邻的区位优势。嘉兴产业结构较合理,工业与服务业比重大致相当,且服务业比重有增长逐步上升势头。常住人口高于户籍人口,人口流动性相对活跃。 嘉定示范区具有较多的投资机会。首先是嘉兴的物流产业。嘉兴的物流已形成以立体交通(港口、铁路、公路、运河)为支架,仓贮运输为骨干,商贸市场为互动的物流架构。近年嘉兴又建立了仓储群、运输体系、批发市场等物流设施,为未来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条件。其次是房地产业,嘉兴与上海处于90分钟交通出行圈,具有较明显的“同城效应”。2016年上海房地产调控升级对嘉兴房地产具有外溢效应嘉兴。除了政策引导,嘉兴城市宜居性和竞争力也具有较大吸引力。旅游业:上海的辐射作用以及两地高铁基本实现“同城”,为嘉兴主动接受上海市场辐射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资源的对接首先是医院等民生服务。嘉兴于2016年开浙江省先例,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合作联合建立八大诊疗中心;嘉兴市社保局与上海长海医院签订医保异地联网结算服务协议。科技研发方面,嘉兴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定位是打造接轨上海信息经济的核心区。
|
关键词 : | 上海;大都市圈;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