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雄安新区的三个目的
作 者 : | 郭磊 |
日 期 : | 2017-04-04 |
摘 要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政策目的可以概括为三点: 目的一:发挥疏解功能,即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从东京、首尔、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来看,作为首都的城市需要清晰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避免城市功能混杂,以及城市摊大饼和大城市病等现象的出现。从国内来看,早在1950年,建筑学家梁思成、陈占祥就曾提出“梁陈方案”。 中央财经小组第九次会议已明确指出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已经关于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政策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指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 什么是首都功能?简言之就是四个中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首都的功能包括哪些。2014年2月,习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时曾强调,“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四个中心的功能可以集中代表北京的首都功能。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简单来说主要有四类。那么,什么是非首都功能?2015年7月,北京市发改委举办发布会,市发改委相关领导称北京主要有四类非首都功能,即“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 具体哪些会逐步疏解出去?相关领域也已基本明确。人民日报在最新的评论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是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与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无关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
关键词 : | 雄安新区;三个目的;主要政策 |